当前位置: 首页>>协会介绍>>重要文献
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 关于统筹解决民生问题的意见
【 发布时间:2015-01-27 信息来源:北京市朝阳区慈善协会 】【收藏此页】【打印【关闭】

(2007年11月8日)
京朝发〔2007〕19号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现就我区统筹解决民生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新形势下统筹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和谐社会,民生为本。解决民生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环节,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基本职责。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民生问题,从实施六大“民心”工程、坚持解“八难”、实行拆迁安置“五对接”到出台改善困难群体生活的“五个确保”的意见等一系列措施,推动了民生状况的持续改善。随着农村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和区域国际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区的民生问题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方面,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之间的发展差距依然存在,历史遗留问题、新问题、潜在问题交织在一起,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民生问题的复杂性日益突出;另一方面,朝阳区域内社会结构复杂,人口构成多样,群众既有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也有文化娱乐等提高生活品质方面的更高需求,民生问题更加多样化、多层次化,当前突出表现在就业、社保、教育、医疗、文化、安全、宜居环境等方面。现阶段的各种民生问题靠单个部门、单一手段已经难以有效解决,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面对民生工作的新形势,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站在全局、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解决民生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按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要求,找准各种民生问题的关联点,发挥党委、政府、社会、群众各方合力,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市场、自助互助等方式,统筹解决民生问题,让全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统筹解决民生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树立以民生为导向的政绩观,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区特点的民生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提升全区人民的生活品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二)工作原则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各级政府的责任主体作用和社会群众的参与主体作用,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步解决。深入研究民生问题的内在规律,把握民生问题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立足现实、积极稳妥、量力而行,围绕重点、难点问题和重点人群分步骤、分阶段解决问题,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满足特殊群体需求,逐步建立惠及全区人民的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
  ——坚持鼓励创新、完善机制、注重长效。充分调动基层单位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解决当前问题与理顺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措施结合起来,努力形成民生工作长效机制。
  三、统筹解决民生问题的重点任务
  (一)促进充分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调节、个人自主的原则,建立健全就业再就业工作机制和政策扶持体系,以解决困难群体就业为重点,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为突破口,加大就业服务与支持力度,帮助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劳动者实现就业。加强产业与就业衔接,处理好发展高端产业与扩大劳动就业之间的关系,结合功能区建设,开发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等领域的工作岗位,发展社会经济,以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充分就业。加强教育引导,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劳务派遣组织建设,发展和规范各种专业性职业中介机构,统筹公益性岗位向困难群体倾斜,积极鼓励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逐步建立起政府、市场、社会相统筹的就业格局。深化就业服务,完善阳光就业信息共享平台,建立部门联动、城乡互动的工作格局,重点扶助困难就业群体,大力推行职业培训、就业助理、创业补贴等服务,逐步完善城乡统筹的就业政策支撑体系和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农民和低收入群体增收,建立公平合理的区属企业收入分配格局,努力缩小城乡和阶层收入差距。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城乡统筹、应保尽保的原则,加强政策扶持,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完善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推进城市无医疗保障老年人和学生儿童大病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城市基本养老保险对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的覆盖水平;推进城乡社保体系衔接,坚持分步实施、梯次推进、逐步过渡,采取“一步对接、就业促保障、农保积累资金”等方式,积极推进有条件的乡实现整建制转居,加快解决绿化隔离地区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障问题,妥善解决历史遗留的隐性转居自谋职业人员、国家征地超转人员和政策性转居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力争在2010年实现全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顺利衔接。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京朝发〔2007〕13号),充分发挥区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的作用,规范基层社会救助管理,加大事前、事中救助力度,深化“五个确保”,全面落实对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救助、教育救助、医疗救助、法律援助和社会互助,加快建立以基本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套、应急救助和社会互助为补充的综合性、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坚持专业化服务与志愿者服务相结合,逐步构建以居家养老服务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适应不同层次老人需要的老龄服务产业,鼓励老年人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实现老有所为;提高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使用率,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教育培训、就业促进、权益保障等体系,推动残疾人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积极推进慈善事业,培育慈善组织,加强慈善救助,大力开展扶贫济困、互助帮扶等慈善救助项目,全面提升慈善事业发展水平。
  (三)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坚持教育公益性质,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实现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努力让城乡学生平等地接受教育。着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统筹教育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教育的倾斜力度,提高农村地区教育质量;2008年实现全部中小学办学条件达到新颁《北京市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合理规划学前教育布局,“十一五”末100%国办幼儿园达到区级示范园标准;加强重点职业学校建设,形成覆盖全区的职业教育网络。促进师资合理流动,缩小城乡、地区、校际和类别差距。大力提高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水平,继续推进示范校建设和名师、名校长工程,制定引进优秀教育人才的优惠政策,促进教育质量整体提高。强化大教育观念,加快发展社区教育、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努力构建具有朝阳特点的终身教育体系。妥善解决困难家庭子女和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
  (四)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全区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医疗卫生规划布局及服务功能,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社区卫生服务体制改革,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标准化建设,坚持药品零差率销售,加强对社区居民健康信息的动态监控管理,探索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中型医保定点医院的双向转诊机制,逐步健全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服务体系,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2010年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城乡全覆盖。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提高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水平,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农村人口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保证流动人口在传染病防治、计划免疫和妇幼保健方面享受平等待遇。
  (五)促进文化发展繁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重点,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坚持文化育人,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活力,健全服务体系,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深入推进人文奥运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建立健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体系,进一步丰富社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吸引未成年人、老年人、流动人口、残疾人等各类群体参与,努力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落实文化发展政策,着力推进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发展群众文化、民俗文化、时尚文化和奥运文化,提升“社区一家亲”、“奥运大讲堂”等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完善文体设施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功能区??具备一定规模、设施完备、功能全面的综合性社区文化中心,社区、村文化活动室覆盖面达到100%,基本形成就近便利的文体活动服务圈。鼓励和扶持文化中介组织发展,大力培育群众性文体协会,发挥文化中介组织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优势,逐步实现政府引导下的“群众文化社会办”的良好局面。加快构建健身组织、健身设施、健身指导、健身与竞赛活动、体质测试、体育宣传与教育培训六大全民健身服务保障体系,大力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六)加强公共安全建设。坚持健全体系、强化责任、预防为主,深化平安建设六大体系,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可防性案件防控机制,大力推进各类平安创建活动,完善社区防范体系,切实保障社会治安安全,实现2008年“平安奥运”工作目标,把朝阳区建成首都最安全稳定的地区之一。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着力加强应急管理,不断提高公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抗风险的能力。按照“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方针,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加大食品监督检查力度,有效遏制生产、加工、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切实保障食品安全。加强行业监督和专业监管,加大人员密集场所、地下空间、高危行业和重大安全隐患等整治力度,有效防范各类事故,切实保障生产安全。依法维护征地拆迁中的群众利益,加大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力度,处理好企业发展与维护职工利益的关系,切实保障不同利益群体的合法权益。
  (七)建设宜居生活环境。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加强节能环保的宣传教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建管统筹、建立长效,着力为群众营造舒适安逸、持久常新的宜居生活环境。加大对“城中村”、违法建筑、户外广告、暴露垃圾的整治力度,完善城市环境建设长效机制。加强绿化美化,不断提高绿化覆盖率,力争2010年实现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严格环境准入,切实抓好节能降耗、工业污染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扬尘污染防治,积极推进污水、噪声和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工作,加强河湖水系治理,不断提升区域环境质量。加快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设施,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路段的交通整治力度,缓解交通拥堵。稳步推进危旧房改造,加大住房救助力度,加快经济适用住房、“两限房”、廉租房项目建设,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逐步改善中低收入和特困家庭住房条件。依照《物权法》规范物业管理,探索不同类型小区的物业管理模式。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建立流动人口指标监控体系,落实常住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同管理、同服务,营造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
  四、建立统筹解决民生问题的长效机制
  (一)完善科学决策机制。规范决策程序,健全决策前的调研论证制度,各项规划、计划和重大决策的制定都要以对群众需求和困难的全面评估为依据,加强与人大的沟通,加强重大问题、重要决策和重要事项的政治协商;健全决策中的集体研究制度,完善区委全委会和各级班子的集体决策机制;健全决策后的跟踪落实反馈制度,明确领导责任、目标管理和责任追究。推行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的信访评估制度,明确“谁决策、谁评估、谁负责”的原则,把是否进行信访评估列入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内容,建立相应的检查督查制度和责任倒查追究制度。建立决策实施可能影响群众生产生活情况的事前评估制度,重点应用于“三农”问题、规划调整、征占地与拆迁安置、重点项目建设、环境建设等方面,在保障合法权益的基础上,研究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畅通民愿诉求渠道,完善民意动态跟踪机制,落实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决策的公示、听证制度,鼓励在街乡层面举行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间组织、地区群众参加的“议事会”、“议政会”,及时根据群众意见修订决策,及时根据群众评价检验决策,依法保障群众对公共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进一步健全对涉及民生重大事项决策的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制度,不断提高专家和专业机构辅助决策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水平。
  (二)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健全条块结合、权责明确的工作格局,加强统筹协调,加强资源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和资源的效益。推进信息共享,按照“服务公众、稳步推进、一网覆盖”的原则建设全区基础数据、综合数据共享平台。当前,要加快社会救助信息平台建设,建立集中统一的救助信息管理平台和辅助决策平台,并依托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系统梳理各项救助制度,统筹救助标准,形成政府统一协调、民政归口管理、部门尽责联动、街乡具体实施、社会参与互助的运行机制,做到减少重复、无一遗漏。强化工作联动,加强相关部门之间、条块之间、街乡之间的沟通交流,制定决策时要充分考虑相关政策安排和相关地区做法,决策制定后要及时主动与相关部门和地区沟通,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整体性,确保全区工作“一盘棋”,步调一致、标准统一。
  (三)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按照“集中财力、统筹兼顾、保证法定、保障重点”的原则,以民生需要为基准,突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强化财政在公共服务投入中的主导作用,将区财力重点投向民生领域。保证教育支出依法增长,努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教育结构,提高全区综合教育水平;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全力支持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改革运行机制,加大公共卫生事业投入,积极稳妥推进社区卫生改革,逐步完善应急救治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以技能促进就业的发展战略,提高职业教育培训经费使用效益;保障平安建设投入与区域发展要求相适应,强化公共安全保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依法保障各项投入的基础上,优化财政资金分配,强化财政支出管理,加强财政专户监管,健全中介评审制度和招投标制度,深化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一步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坚持事权财权相统一,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让基层有更加充足的资源服务于民。
  (四)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解决民生问题,建立政府公共服务与社会自助互助服务相衔接的工作体系。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工作水平。积极培育民间组织,加强财政、税收、管理等方面政策研究,制定我区鼓励民间组织发展的意见措施;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鼓励社会力量投身社会事业、慈善福利事业以及社区服务、养老助残等工作,形成社会事业社会办的发展格局;大力发展社区活动类、权益类和服务类基层社会组织,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加强志愿者联盟、志愿者管理服务中心和街乡志愿者协会建设,提高志愿者培训工作专业化水平,健全志愿服务供需信息网络,广泛开展助老、助困、助残、助业、助学、助医等公益服务活动,拓展志愿服务内容。健全社会参与激励机制,对于社会力量兴办的关乎民生的公益性组织,要在规划中优先安排,优化审批流程,在财政扶持上优先考虑,促进其发展壮大。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符合朝阳实际的社会工作者资格认证、注册管理、职业规范、薪酬标准、继续教育、岗位配置等制度,有计划地培养和配备社工人才,并主要通过向民间组织购买服务等方式获得社工服务;当前特别要抓好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研究解决编制、经费、岗位设置等问题,切实改善其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创新劝募形式,通过推广冠名慈善基金、协调落实慈善税收优惠政策、设立慈善事业排行榜等形式,树立一批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市民和企业典范。
  (五)完善考核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以民生为导向的监督考核制度,切实推进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把解决民生问题的能力作为评价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将解决民生问题工作列入“目标管理、双百考核”内容,科学确定考核指标,采取合理的考核方法。通过建立政民互动平台等方式,扩大群众评议的权重,把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评判标准,不断完善民生工作的考核监督机制。完善社会监督,注重发挥人大、政协的职能作用,重视新闻和社会舆论监督,群策群力,形成监督合力。将民生问题作为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进社区的关注重点,加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联系。各街乡、各社区(村)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办事公开制度,切实保障群众的监督权益。各级新闻宣传部门要加强舆论监督,推动民生工作的开展。
  五、保障措施
  (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发挥主导作用,找到各项工作与解决民生问题的结合点,想问题、抓落实、找规律,坚持依法办事,加大统筹力度,加强资源整合,深化政策研究,完善体制机制,提高统筹解决民生问题的能力。
  (二)区委、区政府根据本意见要求进行任务分解。由主管区领导负责,研究制定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维护安全稳定、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完善民生重大决策评估机制、建立民生监督考核体系等相关配套措施,按照成熟一个?导。宣传部门要加强对民生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广泛宣传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报道,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率。各级党组织要加强教育引导,争取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营造全社会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浓厚氛围。
  (四)加强督查督办。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全区民生工作情况的汇报,研究重点、难点问题,加强统筹力度。区委、区政府对各单位落实本意见的情况实行全程督促检查,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